查看原文
其他

京东“秒杀海选业务”即将上线,详解开放平台运营机制

我是庄帅 庄帅零售电商频道 2020-09-21

一个平台是否让参与者感到“公平、公开、公正”,运营机制的制定显得异常重要,根据我自己的实践和对京东、天猫等中心化电商平台的了解,平台运营机制大致包括五大部分:


  • 商品:包括搜索规则、分类、排序、属性、标签等;

  • 活动:包括活动设置、促销、商品选择、商家选择等。

  • 用户:包括分类、等级、升降级、标签等。

  • 服务:包括支付、物流、客服、退换货制度等。

  • 评价:包括评分、奖惩等。


本文将以京东即将在秒杀频道上线“海选业务”作为案例,详解平台运营机制的活动部分,让大家能进一步了解平台运营机制的建立和演变过程。


秒杀是电商诸多促销手段中,较早出现的、模式相对成熟的一种。京东秒杀最初于2014年在手机京东内以频道模式上线,上线后便很快实现了销售金额十余倍的爆发式增长,是京东首个在上线一年内用户和订单规模就突破百万的独立模块。


在用户侧、品牌商侧乃至京东内部,京东秒杀都是一个“王牌业务”。


从16年开始,京东秒杀业务从手机京东这一个移动端的频道,扩展至包括京东商城PC端、M端,京东微信、手机QQ购物等在内的京东全平台;同时,京东秒杀也是京东购物小程序上线后,首批在小程序上同步呈现的营销产品,由此实现了6屏联动。


由于京东早期是通过自营发展起来的电商平台,所以在许多运营机制的设计中,刚开始以自营为主。


所有以自营为主的运营机制在设计时有一个基本点:以内部流程为主。这种运营机制的好处是简单、高效,坏处则过于封闭、公平性不足,而且投入产出比不够科学。


因为内部流程都是部门为单位,大部分业务是以人工+系统来运营。


在14年至16年期间,京东的秒杀活动在设置、商品选择、提报和审核均和部门职责相匹配,例如负责活动规划的部门进行秒杀活动的设置,采购部门进行商品的选择和提报,运营部门则进行审核并上线。


这种情况下,运营机制还会进一步和部门的KPI考核相结合,以此进行流程的优化和机制的完善。


在自营的封闭体系下,运营机制的设计是相对容易的。而且随着后端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还能够根据用户和商家的需求,不断强化前端的运营模式演变。


京东秒杀在14年仅有“单品秒杀”这一个版块,次年就新增了融合品牌和品类维度的“品牌秒杀”版块,之后在单品秒杀这一部分又新增“尖货秒杀”版块。



除了版块优化,京东秒杀还完成了站内资源升级和营销升级。


在资源方面,成立“秒杀大联盟”:除了原有的秒杀频道入口外,在“京东体育”、“鞋靴箱包馆”、“美食城”、“智能生活”等多个频道,都内置了与该频道相关品类商品的秒杀业务模块。


而在营销方面,京东秒杀着眼于将秒杀活动由促销场景向营销场景进行转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玩法和栏目,例如携手京东金融开展“秒杀白条免息专场”,即用户在该秒杀专场内购买的商品均可享受一定期数的京东白条免息优惠。


还有联合京东物流开展的极速达专场、联合京东PLUS会员开展的PLUS专享场等等,整合了京东多项产品化、模块化的服务和资源,开展联合营销。


这样一来,京东秒杀活动形成了三大部分:


  • 以用户为中心的多终端展示的前台;


  • 在各分类的板块设置了不同营销玩法和栏目的中台;


  • 后台的活动设置、商品选择及提报、审核等,整个秒杀活动的运营机制和运营体系越来越完善。


但是随着京东在2015年启动POP的开放平台,基于自营模式的秒杀运营机制和运营体系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


商品种类和商家数量呈几何增长,人工选品无法覆盖海量商家和商品,商品扩张的红利无法利用,商家的经营赋能也无法有效落地。


人工选品始终存在主观因素影响,导致选中的商品其品质及数据表现,以及对于用户需求的契合度存在问题


人工选品占用大量运营人力成本,且人效低下。


这些挑战不容忽视,于是京东开始在内部讨论关于新的运营机制该如何建立。


在有了一些的结论和方法之后,再与部分开放平台商家进一步研讨和交流,然后再结合新技术,最终确定了“海选提报的业务模型和运营机制”,将原来的有限参与和人工选品,升级为资源开放和算法选品。


下图是之前的运营机制流程和海选业务流程的比较

海选业务上线后,将资源彻底开放给商家,商家可以通过运营自己的店铺指标来获取资源,商家自运营的难度降低。


对于秒杀频道内的生态来说,更多商家能够更自主地参与,进入秒杀商品池的商品也将更多元,会出现更多来自腰尾部商家的相对小众选品。


另外,由于商家能够通过自主运营参与进来,所以在秒杀的促销设置上也会更灵活。


当然,海选业务想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要提升,那就是“商品参数”的维度需要更加完善。


从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京东秒杀不仅完善的商品参数部分,还将“店铺参数”的部分也纳入了运营体系,将这些数据设计到了“算法选品”里。


秒杀海选业机制采用系统算法进行评选,并针对不同品类的商品在个别维度上进行调整。


整体上通过商品维度和店铺维度的不同数据进行算法统计,这样的规则对优质运营商家的商品有更好的支持倾斜,帮助更多优质商品参与到秒杀海选中。


另外海选业务的建立,大大提升了效率,成本随之下降,同时消除了人工干预的风险,让开放平台的运营更加公平、公正。


通过后台数据技术的更新,全部海选业务都在商家后台系统中进行提报和审核,全程商家投入时间相较以往秒杀业务大幅下降,单次秒杀海选海选项目执行时间从测试期的21天进一步压缩到14天,业务参与频次进一步提升。



最终秒杀海选业务将省去向事业部提报的等待流程,商品参与的维度也更加广泛、机制更加智能。


秒杀海选业务上线后,预计全平台符合秒杀提报规则的POP商家将都能够参与进来,大大提升商家自主运营的效率,也推动了更多优质的小众商品和腰尾部商家参与京东秒杀这个“王牌业务”,帮助中小商家和新商家借助平台活动实现更快成长。


即将在2019年2月8日全量上线的秒杀海选业务主要在单品秒杀板块进行,针对POP商家,开放后台系统内自动申报。


这就是京东秒杀活动在前台、中台和后台运营体系和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升级的演变过程。


从自营封闭模式下通过全人工的方式建立简单、高效的运营机制,到自营+开放平台,通过系统+人工的复杂方式完善原有的运营机制,随后出现了潜在的低效、高成本、高风险挑战,再到以技术、算法、完全开放的方式建立起平台化的“海选”的运营机制。


最后做个总结:“海选业务”对商家的影响体现在三大方面:


  • 无需与运营人员接触,系统即可通过商品参数和店铺参数,全自动地帮助商家完成秒杀选品和审核,大大提升效率,也降低人工干预风险,变得公平、公正。


  • 不再只是通过简单的人工判断和交易数据判断来选择有限的品牌和商品,通过后台的“算法选品”让更多的品牌和商品能够与用户的“推荐算法”匹配,从而使许多中小商家、新品牌新商家新商品均有机会参与到秒杀活动中。


  • 由于全面开放资源,结合“算法选品”,有效地降低了商家的成本,让商家能够设置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使秒杀能够更让用户关注和参与,极大提升转化率。交易额提升反过来又能够促使商家在规模化生产进一步降低成本,实现良性循环。


实际上,京东秒杀海选业务对商家这三方面的影响,也是开放平台建立长效运营机制的三大原则


此次京东秒杀海选业务只是其运营机制提升的一个部分,随着京东平台的不断开放和升级,运营机制应该还会有更多变化和调整,京东将持续利用更多优质的资源和技术赋能平台商家。


目标只有一个:无论是大品牌还是中小品牌、新品牌,只要是有着优质商品的商家,都能够通过技术驱动的方式,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地、公开公平公正地在京东平台上运营,实现“正道成功”,让用户不断获得更多实惠。




推荐阅读:


2018年总结:10个零售电商知识体系


京东线上线下融合进化方法论


京沃破局


京东无界战略核心平台如何通过技术为实体店赋能?


京东和亚马逊付费会员的殊途却同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